失误,是潜意识的故意

收藏
1212
发表于2021-11-29
失误,是潜意识的故意

- 01-

平时老公一发火我就很怕,话不敢多讲,老公最讨厌我做错事情,说我总是辩解,我不会撒娇或表露我的感受。怎样处理冲突中害怕和逃跑的情绪?怎样大胆表达感受?或许我父亲去世早,我把老公当成父亲。


胡慎之:我们可以去感受下,父亲给你的印象是什么样子的?如果说你从来没有跟自己的父亲表达过感受,也没有体会过父亲的爱意,那么我们可能一直渴望做一个乖乖的小女孩,做一个你认为父亲心目中的完美孩子,因为我们渴望得到爱。

我们之所以一出事情就马上辩解推责,不愿意去承担,是因为我们在追求一种完美。

其实,对一个人着急解释问题,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两人的关系处在怎样的状态?如果你觉得对方是能够理解和包容你的人,你还需要过多的解释吗?

所以当你解释的那一刻,也许你内心中已经把对方投射成为一个严厉苛刻的人,可能会惩罚你的人,所以你要解释。

如果还没有听完对方的意思就马上解释,更多是我们在自己的世界里,根本就不在意对方的其他东西,我们只在意自己那一刻的情绪,自然而然地,我们和对方都会有一些不是很好的体验。

有时候你拼命解释,其实可能就是攻击别人。先把对方设定为无法接受你,不允许你犯错的苛刻的人,你对待他的方式就是对待苛刻的人的方式,对方是什么样的,其实你不在意了。

所以对方一发火我们就会害怕。其实看到任何人发火我们都会害怕的,但害怕是一个概念,你用哪一种姿态去对待它,又是另外一个概念。

比如,你可以示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,可以告诉他,你发火的时候,我真的很害怕,也许下一次他会想想你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,反而就好了。而不是他一发火你很害怕,你一害怕就开始辩解,其实对方可能生气的是你在辩解,不是因为你害怕。

当然,不要在对方发火的时候说太多东西,我建议是两个人能够静下心来坐着的时候,直接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对方。

- 02 -

怎么和自己的父母和姐姐和解呢?总是和妈妈在对抗中,她说每一句话我都想反抗回去,我现在很少回老家,一回老家我就和她相爱相杀。


胡慎之:你说的相爱相杀,是你在跟自己的父母和姐姐的关系中,所体会到的感觉不是很好。

有一些不好的感受时,你可能想表达出来,但是表达的方式是彼此攻击。当在关系中对立的姿态呈现时,我们是不会去信任对方的。

也许你的感受,也是你家人所体验到的。因为任何处在对立情绪下面的关系,给我们的体验都不会很好。

可能他们不认同你,不接纳你,或者他们一方面对你很照顾,另一方面却不承认你的能力。这样我们很容易变成了一个任性的叛逆孩子,感到没有一些尊重。

我们有没有把对方对立?对立是为了什么?有些人对立是为了改变,为了控制,有的对立是为了自己获益,所以当他们对我们有一些要求,而我们不愿意去做的话,那是可以远离一些。

不回家也没关系,这是你的权利,做任何事情都允许的,但是不要伤害别人的利益。

虽然他们可能因为你不回家开始抱怨你,或者他们对你有过高的期待,就会有一种被伤害的感觉,因此可能会对你有一些责怪,或者道德绑架。

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间,我们也要看看我们是不是跟他们一样。

- 03 -

因为女儿过两天上学了,因为这段时间太多失联事件,心里很焦虑,总是担心这担心那。


胡慎之:你对你的女儿似乎不是很信任,你的女儿在你心里更像是一个需要你照顾保护的婴儿。

其实,你在对她的教育过程中,已经教会了她保护自己的技能,所以不必过于焦虑。女儿既然成年可以去上学了,她可以离开你了,你要相信自己教给她保护自己的能力,一定可以在她身上展现。

另一方面,可能你舍不得女儿的离开,所以用一种担心的方式表达出来了。

因为担心女儿和对女儿的依赖,所以需要她待在我身边,这更像妈妈的事情,所以你可以和女儿好好聊聊,她要离开你很难过。

其实,你可以投入自己生活中的其他事情,不需要过度关注到女儿。

同时,你的担心背后,把你女儿定位为一个不能够很好保护自己的人,如果你经常说一些担心她的话,女儿是不是会感到厌烦呢?因为她心里会觉得,自己的父母是不信任她的。

以前是孩子特别依赖自己的父母,但是现在很多的父母很依赖自己的孩子,这可能是因为父母很多的价值来源于亲子关系。

女儿是一个价值提供者,如果女儿要离开了,自己会感到很失落。

这里我们就要去重新考虑,生命中支撑自己的价值来源哪里?如果能从这个角度去思考一下的话,会不会更好一些?

- 04 -

舒适区我更喜欢称之为习惯区,但明明知道不好,离开舒适区却很困难,常常进两步退三步,而且下意识的自己都无法解释退回的原因。比如出一些莫名其妙的差错或者意外,请问如何离开舒适区?不再逃回去?这种刚刚觉得状态很好,可以往更好的有益的方向发展,又突然会出现莫名其妙的状况,把自己重新打回原形。


胡慎之:为什么一定要打破自己的舒适呢?其实不需要的。

如果这个舒适区也挺满意的,何必要逼着自己一定要打破呢?

人的本能就是趋利避害,我们都身处习惯区。

我自己也有一些习惯,是不愿意改变的。比如,吃饭只去经常去的餐馆,点同样的菜,我觉得这样挺好,可以节省很多选择成本和时间成本,所以,不一定非要打破习惯区的。

有时候我们对自己特别苛刻,所以内心中会有另一个声音:对自己好点,不能这么苛刻。于是身体就会产生了一种反抗,比如刚刚说到的逃回舒适区,重新打回原形。

这个时候你会做出一些事情,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差错和意外,无意的失误我们称之为“潜意识的故意”。

所以,我们可以思考一下,也许那个地方并不是我们想去的。

评论
更多热文
密探重组家庭的家庭关系
失误?是真的一种无意识行为吗
你的回答,会决定你和孩子未来的关系走向
成为妈妈的喜悦和辛苦是不相抵的。
孩子是一面镜子 反映出家庭关系的好坏
这个妈妈的回答点醒无数人
友情链接 申请友链 QQ:1457797371
手机应用
比优心理app下载
APP下载
比优心理微信服务号
公众号关注
商务合作
swhz@biyouxinli.com
联系我们
Tel:0571-5628 1905
Address: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丹枫路399号
物联网产业孵化器3号楼9-10楼
服务协议
关于
2018 浙江连信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:浙ICP备18038449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125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