沉迷手机,叛逆心重,孩子你到底怎么了?

收藏
137
连信编辑部
发表于2025-02-27
沉迷手机,叛逆心重,孩子你到底怎么了?

昨天,男孩因玩手机被奶奶责骂后欲轻生,今天,15岁男孩被收手机对母亲拳脚相加。这再次令人关注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。


首先直接的罪魁祸首就是家长的“手机”,寒暑假期间,孩子自控力差,玩手机容易产生心理依赖。一刀切的禁止反而有可能起反作用。


    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家长担心孩子沉迷手机,做作业三分钟,刷视频三小时,叫吃饭不理,没收手机就炸毛,甚至偷偷玩到深夜。这种情况真的只是孩子不自觉、没自控力吗?其实,家庭环境才是影响孩子手机使用习惯的关键!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限制、没收,甚至一怒之下把手机摔了,可结果呢?孩子可能更叛逆,偷偷玩得更狠,亲子关系也降到冰点。想要真正帮孩子走出手机成瘾的困境,家长必须先搞清楚:家庭在哪些方面影响着孩子的手机使用?又该如何正确引导?





01


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夸美纽斯曾说:


合理安排儿童每天的生活,使之总是忙于有益的事情避免无事生非或虚度时光。


作为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:




1、与孩子沟通,理解孩子玩手机的原因,是否是因为感到无聊或是缺乏父母陪伴。



2、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表,包括学习、运动、阅读等内容,避免大块时间都用于玩手机。



3、提供更多的家庭活动,如周末郊游、烹饪等,丰富孩子的暑期生活。



4、适当监督孩子手机使用时间,可以设置每天只允许1-2小时使用手机等。


5、与孩子一起设置暑期学习计划,鼓励孩子学一门新技能或运动,比如游泳,羽毛球等。


6、将孩子的其他兴趣爱好发挥出来,如绘画、音乐等,培养更多正当的娱乐方式。



7、必要时可寻求学校或心理专家的帮助,不要让手机成为孩子的心理依赖。


02



但是,现实当中,引起孩子心理情绪爆发的情况时有发生,未成年人缺乏正确的社会认知和压力处理能力,就有可能产生轻生,或者暴力反抗等情况。这种情况作为家长一定要合理的引导孩子。




1、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。要重视孩子内心世界的塑造,不能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;要与孩子心平气和地沟通,而不是以权威怒斥强压;要学会爱护孩子,而非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转嫁于孩子。


2、家长和老师要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律常识和社会认知教育。让他们了解轻生的严重性,建立正确的死亡观念。同时,要教会孩子合理释放情绪,不要通过负面的方式堆发不满。


3、家长要以身作则。要以自身行为示范给孩子,行动一致、以德服人,而不是“家长里短”,失去权威;要学会约束自己的情绪,用理性而不是暴力面对家庭问题。


4、学校和社会要营造正确的成长环境。学校要注重德育,帮助孩子建立正确认知和价值观;要加强师生、家校沟通;学校和社会也要为孩子提供心理健康教育,培养他们自我调节能力和抗压能力。孩子在成长路上也会遭遇困难,需要学会自我宽慰和积极应对。


5、当孩子表示出负面情绪时,家长和老师要及时介入,给予关爱和支持,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协助,避免问题恶化。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和社会多方配合。只有给孩子充分的关爱和引导,他们才能成长为心理健康的人。



很认同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:


教育,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,深思熟虑地,小心翼翼地触击年轻的心灵,在这里谁有细致和耐心,谁就能获得成功。




孩子,你怎么了?其实该问的实际是背后的教育是否有不当之处。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和社会多方配合。只有给孩子充分的关爱和引导,他们才能成长为心理健康的人。 青少年沉迷手机,不是简单的“自控力问题”,而是家庭关系、家长态度、情绪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与其把手机当敌人,不如把它当工具,学会引导,而不是控制。当现实生活足够有趣,孩子自然不会只沉迷于手机世界。





评论
更多热文
友情链接 申请友链 QQ:1457797371
手机应用
比优心理app下载
APP下载
比优心理微信服务号
公众号关注
商务合作
swhz@biyouxinli.com
联系我们
Tel:0571-5628 1905
Address: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丹枫路399号
物联网产业孵化器3号楼9-10楼
服务协议
关于
2018 浙江连信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:浙ICP备18038449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1258号